一、概述
框式攪拌機,作為攪拌設備的一種,廣泛應用于化工、醫(yī)藥、食品、水處理等多個領域。其設計基于槳式攪拌器的原理,但結構更為堅固,攪動物料量大,特別適用于傳熱、晶析操作以及高粘度液體、高濃度淤漿和沉降性淤漿的攪拌。
二、工作原理
框式攪拌機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賴于其的攪拌器設計和攪拌軸的旋轉運動。攪拌器直徑較大,一般取反應器內徑的2/3至9/10,轉速通常在50至70r/min之間。當攪拌軸被驅動旋轉時,攪拌器葉片會帶動液體在不同高度上實現水平環(huán)向流動。同時,攪拌器與釜壁間隙較小,有利于傳熱過程的進行。在快速旋轉時,攪拌器葉片能帶動液體將靜止層從反應釜壁上帶下來;而在慢速旋轉時,帶有刮板的攪拌器則能產生良好的熱傳導效果。
三、結構特征
攪拌器設計:框式攪拌器的攪拌器葉片多以扁鋼、角鋼制造,有時為了提高強度也會采用加筋的鋼板。葉片之間多數采用螺栓連接,便于裝拆。攪拌器的外廓尺寸較大,與攪拌軸的連接方式類似于槳式,即葉輪與攪拌軸連接的一端制成半圓狀的軸環(huán),然后兩側葉片的兩個半圓環(huán)用螺栓在攪拌軸上夾緊,并用穿軸螺栓來固定葉片與攪拌軸。
攪拌軸與橫檔、豎條:攪拌軸與橫檔、豎條之間采用裝配或者焊接連接起來。當攪拌軸被減速電機驅動旋轉時,帶動物料實現不同高度上的水平環(huán)向流動。橫檔、豎條對物料形成有效分割,達到強制攪拌分散的工藝效果。
四、應用優(yōu)勢
高效混合能力:框式攪拌器的攪拌轉子設計合理,能夠產生強烈的剪切力和分散力,有效促進物料間的混合與反應,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低能耗:優(yōu)化的攪拌機制和傳動系統(tǒng)使得能量傳遞更加高效,降低了能耗成本。
易清洗與維護:攪拌部件結構簡單,易于拆卸和清洗,降低了維護難度和成本。
安全性高:采用磁力傳動等無接觸傳遞方式,避免了傳統(tǒng)攪拌器中軸承磨損、泄漏等問題,保障了生產安全。
適應性強:能夠適應不同粘度、不同密度的物料混合,滿足醫(yī)藥、化工等行業(yè)的多樣化需求。
五、操作與維護
操作前檢查:在操作框式攪拌機前,應檢查設備各部件是否完整、附件是否齊全,確保電源電壓與機器銘牌上標識的額定值相符。接通水源、氣源和電熱裝置后,檢查轉向是否正常。
操作過程:將需混合物料放入兩葉輪之間空隙里進行均勻拌合即可完成一次作業(yè)過程。要注意每班取料多少要靈活掌握,以保證兩個葉片之間的材料始終保持在狀態(tài)。
停機與清理:停機前必須先停止加料以防突然停電造成積粉過深引起堵轉,待機筒內余料再轉動排除后切斷整機供電及控制線路。工作完畢后需清理殘留在攪龍下部的殘留細泥并將機身下面的粉塵鏟除干凈方可關閉相關電器按鈕。
維護保養(yǎng):定期檢查設備的各部件是否磨損或松動,及時更換損壞的部件。保持電氣系統(tǒng)的干燥潔凈防止因受潮而引發(fā)的漏電現象以確保設備和人身安全。
六、注意事項
設備成本:相比傳統(tǒng)攪拌設備,框式攪拌器的制造成本較高。這主要是由于其采用了先進的磁力傳動技術和優(yōu)質的材料制造而成。
操作要求:框式攪拌器的操作相對復雜,需要操作人員具備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同時在使用過程中還需要注意設備的維護保養(yǎng)和定期檢查以確保其正常運行和延長使用壽命。
適用范圍:雖然框式攪拌器在多個工業(yè)領域中都有應用但其適用范圍仍受到一定限制。例如在處理高溫、高壓或腐蝕性的物料時可能需要考慮其他類型的攪拌設備。
綜上所述,框式攪拌機以其的設計和工作原理在多個工業(yè)領域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了解其技術特點和操作維護要求對于提高生產效率、保障生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